中央:台灣大攜手凱擘 OTT服務明年問世
經濟:台灣大揪凱擘
搶攻數位匯流
中時:《通信網路》台灣大+凱擘,鄭俊卿:OTT服務明年上路
中時:《通信網路》手遊壓對寶,台灣大My
Play1首年就「盈」
經濟:第四台「剪線族」變多 轉向OTT服務
中央:第四台危機?數位影視撐起一片天
蘋果:資策會:7成2每周看行動影視 看免錢居多
中央:線上影視熱夯
男比女更愛看
經濟:大選來了
頻道買賣熱了
中時:觀點-電視頻道
愈來愈台了
中時:東森國際董事會售東森電視 獲利在25億到40億
經濟:東森電視要賣 喊價210億元
蘋果:東森電視要賣
喊價301億
自由:王令麟不玩了 東森電視200億喊賣
蘋果:有線虧損增TVB撇賬 電視盒子搶客收費電視陷苦戰
蘋果:【B1頭條】收費電視陷苦戰
蘋果:NCC審中嘉交易案 媒體壟斷納入考量
中央:遠傳迂迴入主中嘉 NCC:需先審議
中時:遠傳買中嘉 削弱母公司財務體質
中時:收購中嘉
大摩向NCC送件
聯合:遠傳「以債作股」併中嘉 NCC:已收件
鉅亨: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用你的方式讓世界看見你
蘋果:【更新】6月電信申訴量 台灣大最嚴重
台灣大攜手凱擘 OTT服務明年問世
發稿時間:2015/08/05 16:33 最新更新:2015/08/05 16:33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5日電)台灣大哥大總經理鄭俊卿今天表示,台灣大加值服務的發展居於領先地位,瞄準數位匯流商機,明年上半年,台灣大預計攜手凱擘大寬頻推出OTT服務。
電信業者大打數位匯流戰,遠傳近期也攜手外資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間接入主中嘉網路,鄭俊卿評論,遠傳和中嘉經過這麼多年,「終於看清楚彼此的需求」,不過他也說,台灣大在數位匯流走的非常久,從一開始就定位家庭數位匯流,包括家庭影音、通訊都是主要發展之處,未來隨著4G普及成長,未來的服務會更蓬勃發展。
鄭俊卿也預告,台灣大和凱擘正在攜手開發OTT服務,預計明年上半年會問世,雖然台灣大已有手機網路串流影音服務My Video,內容主要以電影為主,凱擘的優勢則是可以拿到比較多的電視內容,未來可以讓消費者透過OTT服務,看更多的電視內容。
談及商業模式,鄭俊卿坦言,初期有線電視收費機制和OTT收費機制會並存,兩者的互補性大於取代性,因為傳統的有線電視服務是瞄準家庭,使用族群也是較年長者,新的OTT服務則是瞄準個人與年輕族群。
台灣大將在明年正式推出OTT服務,鄭俊卿表示,會需要投入資金建平台、購買內容,選擇在明年這個時機點切入市場,主要是認為,市場的內容代理機制比較成熟,客戶對OTT服務的接受度較高,台灣大期許在OTT服務市場取得領先地位。1040805
電信業者大打數位匯流戰,遠傳近期也攜手外資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間接入主中嘉網路,鄭俊卿評論,遠傳和中嘉經過這麼多年,「終於看清楚彼此的需求」,不過他也說,台灣大在數位匯流走的非常久,從一開始就定位家庭數位匯流,包括家庭影音、通訊都是主要發展之處,未來隨著4G普及成長,未來的服務會更蓬勃發展。
鄭俊卿也預告,台灣大和凱擘正在攜手開發OTT服務,預計明年上半年會問世,雖然台灣大已有手機網路串流影音服務My Video,內容主要以電影為主,凱擘的優勢則是可以拿到比較多的電視內容,未來可以讓消費者透過OTT服務,看更多的電視內容。
談及商業模式,鄭俊卿坦言,初期有線電視收費機制和OTT收費機制會並存,兩者的互補性大於取代性,因為傳統的有線電視服務是瞄準家庭,使用族群也是較年長者,新的OTT服務則是瞄準個人與年輕族群。
台灣大將在明年正式推出OTT服務,鄭俊卿表示,會需要投入資金建平台、購買內容,選擇在明年這個時機點切入市場,主要是認為,市場的內容代理機制比較成熟,客戶對OTT服務的接受度較高,台灣大期許在OTT服務市場取得領先地位。1040805
台灣大揪凱擘
搶攻數位匯流
2015-08-06 04:03:07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台灣大哥大鄭俊卿昨(5)日表示,台灣大將攜手凱擘,合作推出OTT(透過網路提供影音等各種內容)服務,計劃明年上半年搶進數位匯流商機。
OTT是Over The Top縮寫,是指透過網路傳輸,在智慧手機、平板等終端產品上提供各種服務,目前以數位影音內容為主要內容。台灣大昨日宣布贊助「英雄聯盟」台灣職業電競戰隊ahq。
《通信網路》台灣大+凱擘,鄭俊卿:OTT服務明年上路
電信業積極布局數位匯流,台灣大(3045)總經理鄭俊卿表示,台灣大和凱擘大寬頻目前積極籌畫,計畫合作推出OTT服務,包括建立平台和提供內容,預計明年上半年就會上路。
鄭俊卿表示,台灣大長期耕耘數位匯流,將市場定位在家庭影音、通訊影音,目前和集團凱擘大寬頻緊鑼密鼓籌畫OTT服務,預計建立OTT平台並提供OTT內容服務,讓凱擘和台灣大分別發會各自在電視、電影內容的優勢,做出最大的結合,讓消費者在「any where」、「any time」、「any device」都可以享受到數位匯流帶來的影音服務,儘管兩者合作客群衝突是難免的,但凱擘主要針對習慣電視收視的族群,台灣大則主攻年輕族群習慣在透過網路收視,因此,雙方的互補性絕對大於替代性。
鄭俊卿表示,目前計畫會讓台灣大和凱擘大寬頻所合作的OTT平台明年上半年上線,是考量產業成熟度、市場接受度等都差不多是最適化,太早上路反而找不到客群。
鄭俊卿強調,建立OTT平台以及購買內容的確需要投下不少金額,但是台灣大已經投入很多年,對明年和凱擘合作打造的OTT平台,很有信心。(時報資訊)
《通信網路》手遊壓對寶,台灣大My Play1首年就「盈」
台灣大(3045)今日宣布贊助「英雄聯盟」台灣職業電競戰隊ahq,台灣大總經理鄭俊卿受訪時表示,台灣在手遊市場確實是落後日韓以及諸國大陸,近1~2年可望趕上,台灣大也因My Play1多款遊戲「壓對寶」下,上線第一年就成功賺錢,線上客戶數已經達165萬,具相當規模。
鄭俊卿表示,台灣大布局數位匯流已久,相關產品包括My Musuc、My Book、My Video、My Play1等,其中除了My Video因相關影片授權費金額過高外,其餘都已經為台灣大帶來獲利,其中My Play1更因抓住手遊商機,多款遊戲「壓對寶」下,上線第一年就成功賺錢,線上客戶數已經達165萬,具相當規模,成功為台灣大帶來不少獲利,其中數據流量並非主要獲利來源,真正可以注入獲利的是玩家針對線上購買相關周邊寶物、產品所貢獻的。
鄭俊卿進一步強調,台灣大不僅扮演讓遊戲上架的角色,更也有進行遊戲代理,加上本身也有完整的金流架構,在此方面是相對同業完整的,也歡迎電信同業的加入,一起把餅做大。
鄭俊卿表示,就手遊市場來說,韓國、中國大陸、日本都相對台灣走在前面,台灣在這方面的確是落後了,但相信台灣在未來1~2年可以迎頭趕上,台灣大也不排除和任何遊戲相關業者的合作機會。(時報資訊)
第四台「剪線族」變多
轉向OTT服務
2015-08-06
04:03:07 經濟日報 記者黃國蓉/台北報導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昨(5)日公布「2015上半年數位影視付費行為分析」調查結果,超過一成受訪者表示近期已不續訂第四台,將預算轉移至數位影視等OTT(透過網路提供影音等各種內容)服務。
資策會預估,隨新興平台加強布局,預算轉移情形將更明顯,進一步衝擊有線電視系統營運商凱擘、中嘉等相關營收。
台灣有線電視近十年總訂戶數難以突破,2010年攀上508萬戶高峰後,一路下滑,去年有線電視戶數雖微幅上升,回到500萬水準,但普及率約59.6%,再度跌破六成。外界認為,主要就是受MOD、網路OTT平台等影響,資策會調查印證此現象。
資策會分析師簡祐延表示,資策會針對超過2,000位消費者的調查顯示,16.2%消費者家中已不續訂第四台,轉移預算至數位影視;15.8%消費者回報近半年內沒有訂閱第四台,第四台的營收與影響力減少。
不過,OTT等數位平台新商機還待加溫,調查顯示,有67.9%消費者表示仍會續訂第四台,顯示預算轉移情形沒那麼快。
同時,新平台的商業模式仍在發展,根據資策會調查,超過76%消費者只收看免費影音服務,相關廠商只能以廣告獲利;消費者若付費,最多數採用月租吃到飽模式,占消費者總比例約11.7%,其他如單次購買、購買儲值點數等模式,約只有5%消費者採用。
電信與有線電視業者也積極發展OTT新服務,不過,資策會此次調查指出,線上影視的平台選擇上,仍以網路商為主,第一選擇為Google旗下YouTube,約占79.4%;臉書第二,約37.6%;土豆網第三,約21.3%;Yahoo!奇摩影音第四,約20.1%;PPS影音第五,約17.9%。行動裝置收看影視服務,資策會表示,72.9%民眾每周看行動影視一次。
第四台危機?數位影視撐起一片天
發稿時間:2015/08/05 17:01 最新更新:2015/08/05 17:01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5日電)電視第四台頻道上百台,觀眾不見得都愛看,付費數位影視趁勢崛起。一項調查顯示,已有16.2%消費者不續訂第四台,同時轉移預算到數位影視。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公布「2015上半年數位影視付費行為分析」,調查發現已有16.2%消費者不續訂第四台,同時轉移預算至數位影視。
另外,15.8%消費者「近半年內沒有訂閱第四台」,另有67.9%表示「沒有影響,會續訂第四台」。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簡祐延表示,隨著內容、平台業者加強布局,消費替代情形將逐漸增加。
從數位影視付費行為來看,資策會MIC表示,76.2%消費者「只看免費的數位影視」,若進一步分析消費者選擇付費的方式,以「月租吃到飽」(11.7%)最為常見,其次是「單片購買/單次付費」(5.4%)、「購買收看次數」(4.9%)、「購買儲值點數/套餐」(4.2%),其餘項目皆不滿4%。
觀察付費數位影視的消費者每月平均付費,MIC指出,付費占比由高至低依序為101-500元(42.6%)、1-100元(25.3%)、501-1000元(20.9%)、1000元以上(11.1%)。
進一步觀察個人年收入與付費方式的關聯性,資策會MIC發現,「只看免費數位影視者」的分布,隨著年收入增加而遞減,年收入越低,越傾向免費收看。
在「月租吃到飽」付費方式方面,占比隨著年收入增加而遞增,年收入越高,越傾向「月租吃到飽」。1040805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公布「2015上半年數位影視付費行為分析」,調查發現已有16.2%消費者不續訂第四台,同時轉移預算至數位影視。
另外,15.8%消費者「近半年內沒有訂閱第四台」,另有67.9%表示「沒有影響,會續訂第四台」。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簡祐延表示,隨著內容、平台業者加強布局,消費替代情形將逐漸增加。
從數位影視付費行為來看,資策會MIC表示,76.2%消費者「只看免費的數位影視」,若進一步分析消費者選擇付費的方式,以「月租吃到飽」(11.7%)最為常見,其次是「單片購買/單次付費」(5.4%)、「購買收看次數」(4.9%)、「購買儲值點數/套餐」(4.2%),其餘項目皆不滿4%。
觀察付費數位影視的消費者每月平均付費,MIC指出,付費占比由高至低依序為101-500元(42.6%)、1-100元(25.3%)、501-1000元(20.9%)、1000元以上(11.1%)。
進一步觀察個人年收入與付費方式的關聯性,資策會MIC發現,「只看免費數位影視者」的分布,隨著年收入增加而遞減,年收入越低,越傾向免費收看。
在「月租吃到飽」付費方式方面,占比隨著年收入增加而遞增,年收入越高,越傾向「月租吃到飽」。1040805
資策會:7成2每周看行動影視 看免錢居多
2015年08月05日15:54 蘋果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公佈「2015上半年行動影視收看現況分析」,超過7成2每週會看行動影視至少一次,另有超過1成6民眾打算不續訂第四台,轉移到數位影視上。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表示,根據調查利用行動載具收看影視頻率最高為一星期2-3次(35.6%),其次為每天(20.5%)、一星期1次(16.8%),而YouTube(80%)」為最多消費者收看行動影視的平台,其次為「Facebook(34.8%)。
調查發現消費者收看行動影視類型,前五名依序為「音樂MV(27.6%)、韓劇(23.2%)、新聞(19.4%)、綜藝節目(19.3%)、台灣連續劇/偶像劇(18.9%),整體女生偏好韓劇,男生則偏生活資訊。
另發現已有16.2%消費者不續訂第四台,同時轉移預算至數位影視。15.8%「近半年內沒有訂閱第四台」,另有67.9%表示「沒有影響,會續訂第四台」。
不過調查也顯示76.2%台灣消費者「只看免費的數位影視」,若進一步分析消費者選擇付費的方式,以「月租吃到飽(11.7%)」最為常見。
如果有付費的話,調查顯示消費者每月平均付費方面,付費占比由高至低依序為「101-500元(42.6%)、1-100元(25.3%)、501-1000元(20.9%)、1000元以上(11.1%)。(朱正庭/台北報導)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表示,根據調查利用行動載具收看影視頻率最高為一星期2-3次(35.6%),其次為每天(20.5%)、一星期1次(16.8%),而YouTube(80%)」為最多消費者收看行動影視的平台,其次為「Facebook(34.8%)。
調查發現消費者收看行動影視類型,前五名依序為「音樂MV(27.6%)、韓劇(23.2%)、新聞(19.4%)、綜藝節目(19.3%)、台灣連續劇/偶像劇(18.9%),整體女生偏好韓劇,男生則偏生活資訊。
另發現已有16.2%消費者不續訂第四台,同時轉移預算至數位影視。15.8%「近半年內沒有訂閱第四台」,另有67.9%表示「沒有影響,會續訂第四台」。
不過調查也顯示76.2%台灣消費者「只看免費的數位影視」,若進一步分析消費者選擇付費的方式,以「月租吃到飽(11.7%)」最為常見。
如果有付費的話,調查顯示消費者每月平均付費方面,付費占比由高至低依序為「101-500元(42.6%)、1-100元(25.3%)、501-1000元(20.9%)、1000元以上(11.1%)。(朱正庭/台北報導)
線上影視熱夯
男比女更愛看
發稿時間:2015/08/06 08:27 最新更新:2015/08/06 08:27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6日電)透過個人電腦收看線上影視持續熱夯,一項調查顯示,近4成消費者每週透過個人電腦收看線上影視頻率約2到3次,男比女更常收看線上影視。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公布「2015上半年線上影視收看現況分析」,發現消費者「一星期2-3次」(39.8%)透過個人電腦收看線上影視頻率最多,僅1.8%表示近半年沒有收看。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簡祐延分析,近年部分用戶轉移收看傳統電視時間至數位影視,不過個人電腦螢幕尺寸較大、高速寬頻網路觀賞品質較佳,而消費者較常利用通勤等零碎時段收看行動影視,整體線上影視收看頻率仍高於行動影視。
從性別觀察,資策會MIC統計,男性收看線上影視頻率前3名依序是一星期2-3次(42%)、每天(24.7%)、一星期1次(16.1%)。整體而言,男性較女性更常收看線上影視。
從收看線上影視平台觀察,前五名依序是YouTube(79.4%)、臉書Facebook(37.6%)、土豆網(21.3%)、Yahoo!奇摩影音(20.1%)、PPS影音(17.9%)。
簡祐延分析,不論是透過個人電腦或是行動裝置,從使用習慣和平台熟悉程度等因素觀察,消費者較傾向選擇相同平台收看。
觀察消費者選擇收看的線上影視類型,前5名依序為音樂MV(29.6%)、綜藝節目(25.9%)、韓劇(24.1%)、西洋電影(23.8%)、台灣連續劇/偶像劇(22.9%)。整體而言,女偏好戲劇,男性偏好生活、娛樂。1040806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公布「2015上半年線上影視收看現況分析」,發現消費者「一星期2-3次」(39.8%)透過個人電腦收看線上影視頻率最多,僅1.8%表示近半年沒有收看。
資策會MIC產業分析師簡祐延分析,近年部分用戶轉移收看傳統電視時間至數位影視,不過個人電腦螢幕尺寸較大、高速寬頻網路觀賞品質較佳,而消費者較常利用通勤等零碎時段收看行動影視,整體線上影視收看頻率仍高於行動影視。
從性別觀察,資策會MIC統計,男性收看線上影視頻率前3名依序是一星期2-3次(42%)、每天(24.7%)、一星期1次(16.1%)。整體而言,男性較女性更常收看線上影視。
從收看線上影視平台觀察,前五名依序是YouTube(79.4%)、臉書Facebook(37.6%)、土豆網(21.3%)、Yahoo!奇摩影音(20.1%)、PPS影音(17.9%)。
簡祐延分析,不論是透過個人電腦或是行動裝置,從使用習慣和平台熟悉程度等因素觀察,消費者較傾向選擇相同平台收看。
觀察消費者選擇收看的線上影視類型,前5名依序為音樂MV(29.6%)、綜藝節目(25.9%)、韓劇(24.1%)、西洋電影(23.8%)、台灣連續劇/偶像劇(22.9%)。整體而言,女偏好戲劇,男性偏好生活、娛樂。1040806
大選來了
頻道買賣熱了
2015-08-06 04:02:56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台北報導
明年台灣將進行總統及立委選舉,選前電視頻道業者掀起交易潮,由於各方希望在選前搶到媒體話語權,尤其是擁有新聞台的電視頻道最關鍵,也讓媒體更顯得奇貨可居。從今年初TVBS股權換手,到最近東森電視將出售,下一個目標則是壹電視。
台灣每到選戰關鍵時刻,各方勢力都想要主導輿論的風向,也讓電視頻道身價水漲船高,特別是擁有新聞頻道的電視頻道業者,像是東森電視及壹電視未來股權動向備受關注。東森相當知名的節目是由神鬼一哥劉寶傑主持的「關鍵時刻」,這個節目也為公司帶來不錯的獲利。
東森電視大股東凱雷,是全球知名的私募基金,投資產業範圍遍及航太國防、消費零售、能源、醫療保健、科技、電信、媒體與運輸業,給投資者的年均回報率高達35%,被稱為「總統俱樂部」。美國前任總統老布希、英國前首相梅傑都曾在其中掛職,擁有較深的政治資源,在台灣行事低調。
凱雷自從將有線電視多系統營運商凱擘賣給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台灣大董事長蔡明興旗下大富媒體後,凱雷就有意出售東森電視股權,但中間由於價格、股東等種種因素,遲未出售,現在台灣大選在即,也將東森電視出售案炒到最高點。
宏達電及威盛董事長王雪紅繼多年前入股香港TVB以外,今年初台灣利茂、德恩、連信等台灣公司(傳為王雪紅資金),以46.9億元收購台灣TVBS 53%股權。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在台灣創立壹電視,2013年壹傳媒將壹電視,以14億元賣給年代董事長練台生。
觀點-電視頻道
愈來愈台了
近幾年有線電視系統台陸續回歸本土企業經營,外資陸續退場。而電視頻道業者也在八大、TVBS股權換手後,本土企業從外資手中拿回經營主導權。東森電視出售案若由外資結合本土資金買下,將成為土洋共治的新局面。
台塑王家 買下八大電視
外資MBK在2010年以新台幣約60億元出售八大電視持股予外商殷拓公司,2014年台塑王家募集家族資金約29.8億元買下八大電視,八大電視經營權終於從外資回到本土企業手中。
王雪紅 掌握TVBS經營權
今年元月,香港無線電視公司TVB以46.95億元出售台灣TVBS(聯意)53%股權予3家在台設立的投資公司,由於這3家台資企業幕後持股董監及資金來源都與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相關,市場推估王雪紅直、間接掌握TVBS股權65%左右。
觀察國內有線電視市場,凱擘由富邦蔡家買下,中嘉出售案最近大致定案,由摩根士丹利出手、遠傳再透過買債換股程序,在未來黨政軍條款解禁後主導中嘉經營權,可視為外資與本土企業聯手併購的範例。
這次東森電視出售案,似乎也有循著MBK出售中嘉股權案軌跡,由外資與本土企業聯手併購。
市場人士分析,外資投資台灣有線電視及電視頻道多年,由於寬頻產業被視為台灣產業競爭力的指標,主管機關NCC對於關鍵性產業回歸本土企業經營、持正面鼓勵態度,加上東森電視出售案未來勢必得過NCC這一關,因此,選擇一組能過NCC這一關的投資團隊組合,成為東森電視大股東挑戰買家的重要考量。(林淑惠)(工商時報)
東森國際董事會售東森電視
獲利在25億到40億
東森國際(2614)昨(5)日下午公告經臨時董事會通過,公司持有的東森電視21.32%股份,擬以可接受的合理價格與股東共同出售所持有之全部東森電視股權。法人認為,所謂的股東是指私募基金凱雷,顯示凱雷已經找到買主,如果順利賣出,東森國際獲利金額在25億到40億之間。
凱雷持有東森電視約6成股份,2013年9月曾經傳出要以7億美元出售的訊息,東森國際此時召開臨時董事會討論售股案,法人預測是要與凱雷共同售股,顯然是已經與買主洽談到一定程度,才會召開臨時董事會。
法人分析,凱雷在2013年曾經傳出開7億美元價碼要出售東森電視,當時是包括全部股份在內,以東森國際目前的持股比例,如果真的以7億美元,約220億台幣賣出,公司可以收到約46.9億元,扣除6億元的帳面價值後,可獲利40.9億元,如果如先前外界評估的實際賣價約150億元,東森國際可獲利25.98億元,不過估計賣價部會低於150億元。
東森電視去年營收約57億元,獲利近10億元。東森國際高階指出,近3年東森電視營收獲利都約都在這個水平,公司每年都有獲得1到2億元的股利。
東森電視目前在國內擁有東森新聞台、綜合台、電影台、YoYo台、洋片台 、戲劇台及財經台合計七個台,另外還設有美洲台與亞洲台。
凱雷是在2006年4月買下東森媒體科技與東森電視股權,當時傳出總金額約13億美元(409.5億台幣),而2009年9月,更名為凱擘的東森媒體科技,以568億元天價賣給台灣大,早已賺回所有本錢。
凱雷掌握東森電視經營權已經9年多,法人指出,一般私募基金投資多僅持股3到4年就會賣出,凱雷會持有東森電視這麼久,除了東森媒體科技已經大賺一筆,另東森電視營運穩定,年年獲利,凱雷想賣個好價錢就不急著出手。
東森國際發言人鄭應娜則表示,如果有更明確消息,公司會再開董事會並發布進一步訊息。
前年還小賺3.06億元,EPS0.44元的東森國際,去年因為散裝船運市場運價大跌,公司虧損高達35.90億,包括18億未實現損失,EPS-5.16元,今年首季則虧損4.38億元,EPS-0.63元,第2季因為散裝船運市場運價逐漸回升,虧損將可縮小許多,目前市場運價已經有倍數以上回升,估計第3季單季可以轉虧為盈。(工商即時)
東森電視要賣
喊價210億元
2015-08-06 04:02:52 經濟日報
記者黃晶琳、何秀玲、朱美宙╱台北報導
圖/經濟日報提供
台灣最大的有線電視頻道商—東森電視將出售,兩大股東凱雷集團與東森國際已經與至少五個買家接觸,市場傳出,鴻海集團董事長郭台銘、宏仁集團董事長王文洋、寶豐隆興業董事長蔡鎮宇均有意購買。
據了解,目前出價金額至少186億元起跳,可能超過210億元,將創電視頻道業者交易天價,近期可望成交。但上述傳聞未獲當事人證實。
東森國際昨(5)日公告,經臨時董事會討論,將以可接受合理價格與股東凱雷共同出售所持有的全部東森電視股權。
東森電視大股東凱雷集團持股超過六成,東森國際則持有東森電視21.3%。據了解,東森國際加上東森國際前董事長王令麟掌握股權應該逼近三成。
投資圈傳出,東森電視出售案由凱雷主導,接觸買家超過五家,有兩家國際大型私募基金,另外三個買家則為台灣資金。兩家大型私募基金可能是DEShaw與德意志銀行合組的團隊,另一個則是高盛銀行,他們的背後可能都有台灣人的影子。
東森電視去年稅前息前折舊攤提前獲利(EBITDA)約14億元,加上東森電視目前帳上現金約18億元,開價的交易倍數為EBITDA的12倍,約186億元左右。
知情人士指出,東森股權全部出售,加上趕在總統大選前交易,吸引不少買家,樂觀預估開價是EBITDA的12倍,只是有意收購買家取得出價權的門票而已。
東森電視要賣
喊價301億
王令麟委託凱雷包裹售股
鴻海富邦被點名接手
2015年08月06日 蘋果
擁有知名主播吳宇舒、陳海茵與主持人劉寶傑的東森電視傳出要出售。資料照片
【財經中心、娛樂中心╱台北報導】東森電視喊賣三百零一億元!東森電視第二大股東東森國際原先想買回最大股東、美商凱雷集團百分之六十一股權,但凱雷開價過高,東森國際嫌貴卻步,雙方難達共識。昨天出現戲劇性轉折,東森國際臨時董事會通過「改買為賣」,將委託凱雷一併售出東森電視持股,趁機獲利了結。由於此售股案金額高達三百零一億元,買家尚未敲定,東森電視不知花落誰家。
最強動新聞看這裡
以凱雷持股開價七億美元(約二百二十二點二五億元台幣)推算,東森國際手上百分之二十一點三二持股應有近二點五億美元(約七十九點四億元台幣)價值。東森國際發言人鄭應娜昨強調,目前僅確立售股意願,至於出售對象、交易價格甚至時間都未定,待消息明確會對外發布。
年獲利高達十億元
另名主管說,東森國際擁有東森電視優先承購權,過去兩年來,一直希望買回凱雷股權,但雙方在價格上始終沒有共識,因此董事會昨決議,若凱雷可詢得不錯價格,東森國際股權乾脆包裹出售,趁機獲利了結。二○一三年底開始,不斷傳出凱雷有意出脫股權,由於東森電視由東森集團總裁王令麟創立,東森國際曾公開表示有高度接手意願,但希望交易價格能壓在一百五十億元台幣內,凱雷則對價格相當堅持,雙方始終談不攏。
懸宕多時後,東森國際昨公告與凱雷包裹出售,市場人士推測應有特定買主,但東森昨否認,僅說凱雷詢價後,仍須由東森國際做最後決定。東森國際主管分析,東森電視目前年獲利高達十億元,幾乎可賺進一個資本額,每年也穩定配息一到二億元,若賣價不好,就考慮維持現狀。
昨至《蘋果》截稿時,凱雷香港總部仍未回應東森電視出售案。據了解,凱雷去年曾與三立電視台接觸,但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出價較凱雷開價少二十到三十億元而破局。此次連同東森國際一併出售百分之八十二點三二股權,外界分析,凱雷應是希望提高賣相及售價。
懸宕多時後,東森國際昨公告與凱雷包裹出售,市場人士推測應有特定買主,但東森昨否認,僅說凱雷詢價後,仍須由東森國際做最後決定。東森國際主管分析,東森電視目前年獲利高達十億元,幾乎可賺進一個資本額,每年也穩定配息一到二億元,若賣價不好,就考慮維持現狀。
昨至《蘋果》截稿時,凱雷香港總部仍未回應東森電視出售案。據了解,凱雷去年曾與三立電視台接觸,但三立董事長林崑海出價較凱雷開價少二十到三十億元而破局。此次連同東森國際一併出售百分之八十二點三二股權,外界分析,凱雷應是希望提高賣相及售價。
主播吳宇舒稱不知
大型行庫主管透露,東森國際擬售持股,可能與負債急增逾三成有關。根據東森國際今年年報資料,流動負債暴增至一百三十點零六億元,年增逾三成,非流動性負債也同步增逾五十九億元,年增同樣超過三成,還款壓力大。對於償債問題,各家銀行不願說明,東森國際也否認缺錢賣股。
東森電視可能易主,當家主播吳宇舒表示沒聽說;新聞部總監孫嘉蕊則回應:「這是公司層級問題,要問發言人。」
至於東森電視花落誰家?外界則點名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等人,均對媒體具高度興趣。
東森電視可能易主,當家主播吳宇舒表示沒聽說;新聞部總監孫嘉蕊則回應:「這是公司層級問題,要問發言人。」
至於東森電視花落誰家?外界則點名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鴻海董事長郭台銘、富邦金董事長蔡明忠、宏仁集團總裁王文洋等人,均對媒體具高度興趣。
鴻海:完全沒聽說
不過,接近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人士說,王雪紅雖然對投資媒體有興趣,但現階段仍以TVBS為主。鴻海發言體系則表示,完全沒聽說。而基於金管會「媒金分離」規定,即使蔡明忠有意購買東森電視,也不會用富邦金的名義。
宏仁集團則表示,沒接獲這方面的訊息。另據了解,在王文洋出脫蕃薯台股權時,就決定不再碰不熟悉的媒體產業。至於遠東集團也表示,專注本業,目前沒接手媒體規劃。
宏仁集團則表示,沒接獲這方面的訊息。另據了解,在王文洋出脫蕃薯台股權時,就決定不再碰不熟悉的媒體產業。至於遠東集團也表示,專注本業,目前沒接手媒體規劃。
東森電視小檔案
●成立時間:1991年7月3日
●開播:1995年
●創辦人:王令麟
●現任董事長:范瑞穎
●實收資本額:11.28億元
●員工數:約1200人
●主要股東:凱雷持股61%、東森國際21.32%、其他17.68%
●旗下頻道:
.台灣:東森新聞台、財經新聞台、綜合台、戲劇台、電影台、洋片台、幼幼台、超級電視台共8個
.境外:東森美洲台、亞洲台、美東台、超級台、中國台、泰國頻道等6個主要頻道
●招牌節目:新聞台:《關鍵時刻》、綜合台:《現在才知道》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開播:1995年
●創辦人:王令麟
●現任董事長:范瑞穎
●實收資本額:11.28億元
●員工數:約1200人
●主要股東:凱雷持股61%、東森國際21.32%、其他17.68%
●旗下頻道:
.台灣:東森新聞台、財經新聞台、綜合台、戲劇台、電影台、洋片台、幼幼台、超級電視台共8個
.境外:東森美洲台、亞洲台、美東台、超級台、中國台、泰國頻道等6個主要頻道
●招牌節目:新聞台:《關鍵時刻》、綜合台:《現在才知道》
資料來源:《蘋果》採訪整理
王令麟不玩了
東森電視200億喊賣
2015-08-06 自由時報
東森國際與凱雷持股
擬包裹出售
〔記者楊雅民、高嘉和/台北報導〕前東森國際董事長王令麟曾多次傳出欲奪回東森電視事業(簡稱東森電視)主導權,但東森國際昨召開臨時董事會,通過擬以可接受的合理價格,與外資凱雷共同出售其所持有的廿一.三二%東森電視全部股權;東森國際發言人鄭應娜強調,「若未來無法以高價賣出,也不是非賣不可」。
根據東森國際提供的東森電視財報,過去三年每年淨利分達十.八億元、十.一八億元及九.八六億元,每股稅後獲利超過三元;而東森國際每年可認列轉投資收益約二.一三億到二.三億元,可說是轉投資獲利最多的小金雞。
其實,去年凱雷就對外放話要兜售東森電視持股,王令麟主導的東森國際馬上回嗆有優先承購權,但凱雷卻開出握有六成股權要價兩百億元的「天價」,讓雙方始終談不攏;更早市場也傳出,王令麟曾找上前國泰金副董事長蔡鎮宇金援,欲聯手奪回東森電視經營權;另中信金辜家、宏仁集團王文洋及鴻海郭守正也曾被市場點名是潛在買家。
「若無法高價賣出
不是非賣不可」
鄭應娜表示,目前董事會只是先通過授權董事長朝此方向努力,將手中持股交給凱雷包裹出售,至於出售對象、交易價格尚未確定,若無法以高價賣出,也不是非賣不可。她也坦言,東森國際擁有東森電視股權的優先承購權,之前一直想要買下凱雷持股,但雙方對價格無共識,談了一、兩年還是談不攏。
據透露,凱雷每股開價八十元起跳,包括東森國際持有股權合計至少兩百億元。但這價格被市場吐槽有些「膨風」,某財顧負責人分析,以去年台塑集團向私募基金殷拓買下擁有四個頻道的八大電視全數股權,價格也不過卅億元,今年二月香港TVB以新台幣四十六.九億元賣掉台灣聯意(TVBS)五十三%股權,TVBS估值也不過八十八.五億元,東森電視開價兩百億是太高了。
TVBS還不到90億
市場吐槽開價膨風
東森電視台成立於一九九一年,前身為友聯全線公司,一九九三年更名為力霸友聯公司,早期以錄影帶供應、第四台播送為主要業務範疇,一九九七年九月底更名「東森電視台」,二○○二年九月購併同業「超視」電視台,為台灣第一家、也是最多頻道的電視公司。
王令麟的電視大業注定夢碎?東森集團出售所有電視事業持股
台灣電視圈將再掀波瀾?東森國際今(5)日發布消息將出售東森電視手上 21.32%
持股,並擬以可接受的合理價格與股東共同出售所持有之全部東森電視股權。目前東森電視最大股東為美國凱雷投資集團,先前凱雷要將東森電視易主,以了結獲利的傳聞不斷,東森集團前總裁王令麟要買回東森電視的話言猶在耳,而今東森國際決定出售手邊東森電視股份,也意味著王令麟放棄了原本的電視大業?
凱雷的入主
東森電視由王令麟所一手創立,1991
年王令麟與有線電視業者創立「友聯全線公司」,早期以錄影帶供應、第四台播送為主要業務,1997
年更名為「東森電視台」後,逐步拓展至電影、戲劇、綜藝、幼教等範疇。
2006
年底王令麟父親王又曾所創的力霸集團倒閉,在危機發生前,2006
年 6
月王令麟與美國凱雷投資集團(Carlyle
Group,舊譯卡萊爾)達成協議,凱雷以將近 15
億美元(約 500
億新台幣)的代價,入股東森媒體集團,取得東森電視
40%、東森媒體科技約
60%、東森購物約 25%
的股權。2007
年東森自己也不好過,電視事業因營運虧損減資再增資的過程中,凱雷增持東森電視的股份達
61%,成為東森電視最大股東。
凱雷為私募股權基金,通常在收購企業一段時間後,會以上市或股權出售等方式了結獲利,2010
年凱雷賣掉了更名為「凱擘」的東森媒體科技,以新台幣 650
億元賣給富邦蔡明忠、蔡明興兩兄弟,了結獲利,若以當時取得東森媒體科技 13
億美元左右(約 413
億新台幣)的價格來看,溢價幅度約五成。
而東森電視,在 2006
年售出股份當時,王令麟與凱雷簽了一只優先承購權合約,六年後如果凱雷要出清持股,東森國際將擁有優先買回權。2009
年王令麟還信誓旦旦要拿回東森電視,2014
年媒體報導,東森國際董事長廖尚文再度重申買回東森電視台的決心,這幾年來東森從未忘記要將東森電視贖回,但東森電視的身價已無法和當時同日而語。
電視事業身價翻漲
換了大股東後的東森電視獲利頗豐,據悉東森電視前幾年營收皆逾 50
億元,東森集團因為手上還握有 21%
的股份,每季權益法可直接享受東森電視一定比例獲利,2015 年第一季東森國際即取得東森電視 4375.5
萬新台幣利潤,相形之下,東森國際旗下擁東森新聞雲、新立方社群等公司的媒體事業部還有 807
萬的淨虧損。
東森電視的身價也因此水漲船高,凱雷要脫手的消息不曾間斷,市場傳聞,凱雷認為東森電視目前整體市場價值約 7
億美元、約 200
多億台幣,相較當時 50
億元的成交金額,溢價幅度將高達四倍,但可能是欲脫手的金額過高,東森電視要出售的消息始終「只聞樓梯響」。
東森的電視大業夢碎?
直至今(5)日東森國際開了臨時董事會決議拋出手中全數東森電視 21.32%
的持股,問及東森電視最大股東凱雷,發言人鄭應娜僅表示,將尋求雙方都能接受的合理價格出售東森電視股份,而所謂的合理價格,鄭應娜透露目前都在洽談階段,不便多談。
目前東森電視涵蓋東森新聞、綜合、戲劇、電影、財經等頻道以及東森幼兒園業務,若找到合理買家意味著這些業務將全數易主。而東森新聞雲(ET
Today)本身即隸屬東森國際旗下將不受影響。
此舉似乎也代表東森集團放棄了原有的電視大業?而創辦人王令麟目前還因此筆交易,當初涉嫌在交易前低價收購流通股票,再將股份高價售予凱雷賺取價差,在日前更審被判有罪,連同其他的案子仍在獄中服刑。
有線虧損增TVB撇賬 電視盒子搶客收費電視陷苦戰
建立時間: 0806 00:30 香港蘋果
【本報訊】繼電視廣播(511,TVB)日前將收費電視業務全數撇賬6.54億元後,香港收視最高的收費電視台有線電視亦陷入困境,在免費、收費電視及互聯網電視等對手夾擊下,上半年收入大跌12%至5.7億元,拖累母公司有線寬頻(1097)中期虧損擴大至1.21億元。業界人士指,香港市場細,娛樂選擇多,加上母公司要兼顧免費電視市場,未來收費電視市場難有生存空間。
記者:石永樂 胡仲邦
記者:石永樂 胡仲邦
自2008年起開始虧損的有線寬頻,過去7年半累積虧損超過12億元,昨日集團公佈上半年虧損擴大逾4.2倍,其中主打的收費電視業務更由盈轉虧,錄得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虧損2,70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盈利為7,100萬元,期內收費電視部份收入跌至5.7億元,即平均每月收入不足1億元,假設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為200元,意味其客戶隨時50萬戶都不夠。
有線用戶由高峯減半
集團主席吳天海早於5月時公開表示,今年首季客戶流失率已較去年下半有所改善。有線寬頻股價昨日跌逾3%,收報0.62元。
究竟有線電視的用戶何解由高峯期的過百萬戶跌至今日的光景,集團解釋,由於免費及收費頻道、網上串流內容(即OTT、電視盒子等)等對手大增,正面及間接競爭更激烈,削弱客戶需求,打擊收費電視業績。
TVB前總經理陳志雲向本報表示,由於香港市場太細,TVB長期主導免費電視市場,加上收費電視台大股東同時兼任免費電視,「你話最好嘅節目放喺免費定收費電視頻道播好呢?」所以收費電視台的營運及生存都十分困難,陳志雲續指,新媒體加入競爭是另一致命傷,因為觀眾眼球有限,但選擇太多。
究竟有線電視的用戶何解由高峯期的過百萬戶跌至今日的光景,集團解釋,由於免費及收費頻道、網上串流內容(即OTT、電視盒子等)等對手大增,正面及間接競爭更激烈,削弱客戶需求,打擊收費電視業績。
TVB前總經理陳志雲向本報表示,由於香港市場太細,TVB長期主導免費電視市場,加上收費電視台大股東同時兼任免費電視,「你話最好嘅節目放喺免費定收費電視頻道播好呢?」所以收費電視台的營運及生存都十分困難,陳志雲續指,新媒體加入競爭是另一致命傷,因為觀眾眼球有限,但選擇太多。
業界:廣告將跌三成
不過,另一業內人士則認為,除了現時的經營環境不利本港收費電視經營,香港的整體經濟亦正面臨挑戰,零售業不景,大大打擊廣告收益,其中瑞銀證券更加作出估計,由於經濟增長疲弱,預期未來三年,香港電視廣告市場將會下跌25至30%。
業內人士續指出,多年來政府都無為香港的收費電視市場作出「貢獻」,「外國一樣有好多收費電視台,但人哋只係用一個遙控就搞掂,香港就要好多個遙控先得,根本就唔鼓勵市民收看」。
香港收費電視市場進入嚴冬期的同時,台灣的收費電視市場同樣出現變化,東森國際昨天董事會討論,擬出售所持有的全部東森電視的股權。
東森電視台成立於1991年,為台灣第一家、也是最多頻道電視公司,目前除東森國際持有21.32%股權,東森電視另一大股東為美國凱雷持股約60%。
業內人士續指出,多年來政府都無為香港的收費電視市場作出「貢獻」,「外國一樣有好多收費電視台,但人哋只係用一個遙控就搞掂,香港就要好多個遙控先得,根本就唔鼓勵市民收看」。
香港收費電視市場進入嚴冬期的同時,台灣的收費電視市場同樣出現變化,東森國際昨天董事會討論,擬出售所持有的全部東森電視的股權。
東森電視台成立於1991年,為台灣第一家、也是最多頻道電視公司,目前除東森國際持有21.32%股權,東森電視另一大股東為美國凱雷持股約60%。
【B1頭條】收費電視陷苦戰
建立時間: 0806 00:30 香港蘋果
繼電視廣播(511,TVB)日前將收費電視業務全數撇賬6.54億元後,香港收視最高的收費電視台有線電視亦陷入困境,在免費、收費電視及OTT等對手挾擊下,上半年收入大跌12%至5.7億元,拖累母公司有線寬頻(1097)中期虧損擴大至1.21億元。業界人士指,香港市場細,娛樂選擇多,加上母公司要兼顧免費電視市場,未來收費電視市場難有生存空間。
記者:石永樂 胡仲邦
自2008年起開始虧損的有線寬頻,過去7年累積虧損超過11億元,昨日集團公佈上半年虧損擴大逾4.2倍,其中主打的收費電視業務更由盈轉虧,錄得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虧損2,70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盈利為7,100萬元,期內收費電視部份收入跌至5.7億元,即平均每月收入不足1億元,假設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為200元,意味其客戶隨時50萬戶都不夠。集團主席吳天海於5月時公開表示,今年首季客戶流失率已較去年下半有所改善。
究竟有線電的用戶何解由高峯期的過百萬戶跌至今日的光景,集團解釋,由於免費及收費頻道、網上串流內容(即OTT、電視盒子等)等對手大增,正面及間接競爭更激烈,削弱客戶需求,打擊收費電視業績。
TVB前總經理陳志雲向本報表示,香港市場太細,TVB長期主導免費電視市場,加上收費電視台大股東同時兼任免費電視,「你話最好嘅節目放喺免費定收費電視頻道播好呢?」收費電視台的營運及生存都十分困難,陳志雲續指,新媒體加入競爭是另一致命傷,因為觀眾眼球有限,但選擇太多。
另一業內人士則指,除經營環境不利本港收費電視經營,香港整體經濟亦面臨挑戰,零售業不景,大大打擊廣告收益,其中瑞銀證券估計,由於經濟增長疲弱,預期未來三年香港電視廣告市場將下跌25至30%。業內人士續指,多年來政府都無為香港的收費電視市場作出「貢獻」,「外國一樣有好多收費電視台,但人哋只係用一個搖控就搞掂,香港就要好多個搖控先得,根本就唔鼓勵市民收看」。
香港收費電視市場進入嚴冬期的同時,台灣的收費電視市場同樣出現變化,東森國際昨天董事會討論,擬出售所持有的全部東森電視的股權。東森電視台成立於 1991年,為台灣第一家、也是最大多頻道電視公司,目前除東森國際持有21.32%股權,東森電視另一大股東為美國凱雷持股約60%。
記者:石永樂 胡仲邦
自2008年起開始虧損的有線寬頻,過去7年累積虧損超過11億元,昨日集團公佈上半年虧損擴大逾4.2倍,其中主打的收費電視業務更由盈轉虧,錄得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虧損2,700萬元,相較去年同期盈利為7,100萬元,期內收費電視部份收入跌至5.7億元,即平均每月收入不足1億元,假設ARPU(每月每戶平均收入)為200元,意味其客戶隨時50萬戶都不夠。集團主席吳天海於5月時公開表示,今年首季客戶流失率已較去年下半有所改善。
究竟有線電的用戶何解由高峯期的過百萬戶跌至今日的光景,集團解釋,由於免費及收費頻道、網上串流內容(即OTT、電視盒子等)等對手大增,正面及間接競爭更激烈,削弱客戶需求,打擊收費電視業績。
TVB前總經理陳志雲向本報表示,香港市場太細,TVB長期主導免費電視市場,加上收費電視台大股東同時兼任免費電視,「你話最好嘅節目放喺免費定收費電視頻道播好呢?」收費電視台的營運及生存都十分困難,陳志雲續指,新媒體加入競爭是另一致命傷,因為觀眾眼球有限,但選擇太多。
另一業內人士則指,除經營環境不利本港收費電視經營,香港整體經濟亦面臨挑戰,零售業不景,大大打擊廣告收益,其中瑞銀證券估計,由於經濟增長疲弱,預期未來三年香港電視廣告市場將下跌25至30%。業內人士續指,多年來政府都無為香港的收費電視市場作出「貢獻」,「外國一樣有好多收費電視台,但人哋只係用一個搖控就搞掂,香港就要好多個搖控先得,根本就唔鼓勵市民收看」。
香港收費電視市場進入嚴冬期的同時,台灣的收費電視市場同樣出現變化,東森國際昨天董事會討論,擬出售所持有的全部東森電視的股權。東森電視台成立於 1991年,為台灣第一家、也是最大多頻道電視公司,目前除東森國際持有21.32%股權,東森電視另一大股東為美國凱雷持股約60%。
NCC審中嘉交易案 媒體壟斷納入考量
2015年08月05日15:27 蘋果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表示,中嘉案買家已遞件提出申請,目前正加速審核中,尚無法透露案件內容細節,不過「媒體壟斷」也在審查的考量中。
遠傳電信以171.2億元買進買進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MSPE Asia)轉投資的子公司債權,成為中嘉債主,打算之後「以債換股」獲得中嘉經營權。
NCC表示,提出申請的公司是荷蘭商NHPEA Chrome Holding B.V.,該公司隸屬於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其餘細節無法透露,NCC所有主管的法規都會納入審查考量。
對於是否有媒體壟斷疑慮,NCC發言人虞孝成說:「我們也需要考慮。」
中嘉案第一步,遠傳身分是債權人而非股東,NCC未來如何管理約束?虞孝成表示,假如委員會通過交易案,一定是確保股東能符合國家法律,目前審查還沒完成,並不能說用債來參與併購是完全沒有問題。
中嘉擁有129萬有線電視用戶,為國內第一大MSO(多系統業者),過去歷經兩次交易案破局,第一次是旺旺集團欲以762億元併購,NCC完成審查,但旺旺無法達成NCC設下的附帶條件;第二次則是頂新要以725億元收購中嘉,由於頂新沒有媒體壟斷、媒金分離的問題,NCC當時表示「相對單純」,但最後因黑心油全民滅頂而放棄。(張為竣/台北報導)
遠傳電信以171.2億元買進買進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MSPE Asia)轉投資的子公司債權,成為中嘉債主,打算之後「以債換股」獲得中嘉經營權。
NCC表示,提出申請的公司是荷蘭商NHPEA Chrome Holding B.V.,該公司隸屬於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其餘細節無法透露,NCC所有主管的法規都會納入審查考量。
對於是否有媒體壟斷疑慮,NCC發言人虞孝成說:「我們也需要考慮。」
中嘉案第一步,遠傳身分是債權人而非股東,NCC未來如何管理約束?虞孝成表示,假如委員會通過交易案,一定是確保股東能符合國家法律,目前審查還沒完成,並不能說用債來參與併購是完全沒有問題。
中嘉擁有129萬有線電視用戶,為國內第一大MSO(多系統業者),過去歷經兩次交易案破局,第一次是旺旺集團欲以762億元併購,NCC完成審查,但旺旺無法達成NCC設下的附帶條件;第二次則是頂新要以725億元收購中嘉,由於頂新沒有媒體壟斷、媒金分離的問題,NCC當時表示「相對單純」,但最後因黑心油全民滅頂而放棄。(張為竣/台北報導)
遠傳迂迴入主中嘉 NCC:需先審議
中央廣播電台/吳琍君-2015年08月05日 下午17:02
遠傳電信上個月底,首度以「買債」代替「入股」的方式,巧妙避開廣電三法中的黨政軍條款,迂迴入主中嘉網路,引發市場矚目。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天(5日)表示,相關交易案已送到NCC進行審查,是否核准,必須詳細審查後,才會做出決議。
為了進軍有線電視系統,遠傳電信7月底首度透過與海外基金結盟的方式,以不超過新台幣171.2億元買進投資中嘉網路的「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子公司債權,巧妙避開廣電三法中有關黨政軍不得直接或間接投資有線電視系統的條款,迂迴入主中嘉。
由於中嘉是台灣最大的有線電視業者,擁有近129萬用戶,市占率近四分之一。之前包括旺中及頂新集團都曾有意買下中嘉,但分別因為旺中未達到NCC要求、及頂新爆發食安危機,導致交易無法完成。
如今遠傳首度以「買債」取代「入股」的方式間接入主中嘉,希望能在未來黨政軍條款鬆綁後,正式取得中嘉經營權。對於這項引發市場矚目的交易案,NCC發言人虞孝成5日表示,電信法並未禁止買債投資,但是否因此就可以毫無限制,還須考量其他因素、仔細審查後才會做出決議。虞孝成說:『(原音)假如允許那家公司以股權來買中嘉了,當然是要去確保那個新的中嘉股東,會在台灣、符合台灣的相關法規嘛。那那個股東跟誰借錢,那就是另外一個層次的問題。我現在不能跟你講說,用債來參與這個併購,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因為我們還沒有經過仔細的審查嘛。』
由於這項交易案是摩根士丹利透過旗下一家荷蘭商提出申請,因此除了必須符合投審會外資持股比例的限制外,依照正常程序,NCC也需經過2個月的審查時間,萬一有疑慮,還可再延長2個月。因此遠傳是否可以順利入主中嘉,恐怕要到今年秋天才有答案。
遠傳買中嘉
削弱母公司財務體質
遠傳電信將透過財務安排買下中嘉網路,中華信評今天表示,遠傳電信及其母公司遠東新世紀的評等展望,雙雙由「穩定」調為「負向」,「twAA-/twA-1+」的長期評等則獲得確認。
遠傳電信董事會通過,以新台幣171億元認購由摩根士丹利私募基金(Morgan Stanley Private
Equity)擁有的公司債,等於間接取得台灣最大的有線電視業者中嘉網路。中華信評預估,此案將使遠東新世紀的2016年借款對EBITDA比,由目前介於4.5倍至5倍間的水準,升高至5倍以上。
中華信評評估認為,此項債權認購案的執行可能會削弱遠東新世紀的財務體質,使其自原先相對於全球債務人而言的「稍弱」等級降至「弱」等級。
不過,中華信評主辦分析師郭彥煒指出,此項購併案仍待主管機關核准後方可執行,預計審查期間至少需6個月以上,而且審查結果以及遠傳電信以現金支付購買公司債的執行時間點,仍存在相當的不確定性。(工商即時)
收購中嘉
大摩向NCC送件
NCC副主委兼發言人虞孝成昨(5)日表示,已收到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以荷蘭商NHPEA Chrome Holding
B.V.公司名義,向NCC提出申請收購中嘉股權案,NCC將加速審查作業。
虞孝成強調,有關媒體壟斷、黨政軍條款、外資持股比重等涉及法規面的議題、通通要審。
NCC表示,中嘉案所涉及外國人投資部份,是投審會權責,投審會對於外國人投資本土企業,已有相關規定。
虞孝成強調,未來NCC審查中嘉案的要點,幾乎所有相關法規通通都要考慮,包括媒體壟斷議題。
至於遠傳先買債、再換股,對於債權人部份,NCC會採取哪些審查方向?虞孝成說,若允許大摩收購中嘉股權,股東要跟誰借錢是另一個層次問題,目前相關法令並未禁止併購方發行公司債,也沒有限制併購方不能向銀行借貸。
虞孝成強調,目前各業管單位還在研析併購案的各種層次問題,委員會會在需要時做出正式決議。(工商時報)
遠傳「以債作股」併中嘉 NCC:已收件
2015-08-06 04:03:04 聯合報
記者彭慧明/台北報導
遠傳電信上周宣布將以持有「債權」方式,展開與中嘉網路的實質合作,以避開黨政軍條款對投資媒體的限制。消基會副秘書長、台大電機系教授林宗男昨天表示,「以債權當股權」的作法,是業者規避法令漏洞,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和經濟部投審會等,應研擬合理的管理條件。
遠傳電信上周四發布重大訊息,與摩根士丹利亞洲私募基金(MSPE Asia)策略結盟,由MSPE Asia旗下管理基金NHPEA(在台成立投勝投資)與台灣資金合資成立子公司,子公司買進中嘉網路股權後,再發行公司債,由遠傳在最多171.21億元額度內認購。遠傳宣稱「有債權、沒股權」,不會實質管理。
NCC發言人虞孝成表示,NCC業務單位已收到投勝投資送進的申請案。據了解,內容應該就是與中嘉大股東MBK間的股權轉讓、交易。虞孝成指出,對於「以債作股」架構,要等到委員會討論。雖用借款方式沒問題,但還沒有審查,不表示沒有問題,不確定是否會遇到電信法其他相關限制。
林宗男說,這是法令漏洞,業者刻意規避,政府應該加以規範,否則其他企業都來以債權入股媒體。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用你的方式讓世界看見你
發刊日期:2015.08.05文章點閱:302
鉅亨網
【更新】6月電信申訴量 台灣大最嚴重
2015年08月05日19:06 (新增:業者回應)蘋果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公布6月通訊消費申訴監理報告,因台灣大哥大6月發生全台大斷網,申訴量飆升至第一名,重回睽違已久的「冠軍」。
根據NCC統計,台灣大6月申訴量為203件,中華電信157件、遠傳電信154件、亞太電信70件、台灣之星54件;其中台灣大有124件申訴案是反應「通訊連線品質」。
統計報告指出,中華電平均處理案件時間為9天、台灣大10.6天、遠傳11.2天、台灣之星15.9天、亞太18.1天。
台灣大去年前三季申訴量都是第一,第四季申訴量終於下滑。台灣大5月的新聞稿特別強調,客服品質是由總經理鄭俊卿親自督軍、每周召開跨部門會議。台灣大在6月以前,尚未拿下申訴量第一,但因6月發生全台大斷網,重回申訴量第一名位置。
台灣大表示,根據NCC統計,今年上半年總申訴量,中華電1026件、遠傳931件、台灣大887件,台灣大在電信三雄中最少,對於單一月份客訴量偏高會積極檢討改進。(張為竣/台北報導)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今公布6月通訊消費申訴監理報告,因台灣大哥大6月發生全台大斷網,申訴量飆升至第一名,重回睽違已久的「冠軍」。
根據NCC統計,台灣大6月申訴量為203件,中華電信157件、遠傳電信154件、亞太電信70件、台灣之星54件;其中台灣大有124件申訴案是反應「通訊連線品質」。
統計報告指出,中華電平均處理案件時間為9天、台灣大10.6天、遠傳11.2天、台灣之星15.9天、亞太18.1天。
台灣大去年前三季申訴量都是第一,第四季申訴量終於下滑。台灣大5月的新聞稿特別強調,客服品質是由總經理鄭俊卿親自督軍、每周召開跨部門會議。台灣大在6月以前,尚未拿下申訴量第一,但因6月發生全台大斷網,重回申訴量第一名位置。
台灣大表示,根據NCC統計,今年上半年總申訴量,中華電1026件、遠傳931件、台灣大887件,台灣大在電信三雄中最少,對於單一月份客訴量偏高會積極檢討改進。(張為竣/台北報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