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16日 星期一

2015/03/16電信產業新聞-速裝0925628986

中時:解密物聯網趨勢與商機

蘋果:NCC:亞太與台灣大不是漫遊

自由:《監院調查》中客擅入機房 中華電信管制鬆散

東森:台灣之星花落誰家 下月見分曉

工商:增購穿戴裝置 電信業首重照護




林斌 小米 MIUI 小米之家 台灣小米 撰文者:翁書婷 發表日期:2015/03/13 數位時代
小米聯合創始人暨總裁林斌今日宣布台灣小米之家將落腳落腳台北天宮站捷運共構宅。台灣第一個小米之家,占地約70坪,提供維修、服務與實機體驗、會議與交誼等服務,藉此培養台灣米粉文化,鞏固用戶忠誠度。

圖說:小米在中國已有18家小米之家實體店,台灣小米之家則落腳台北行天宮捷運站。

重點一:小米之家落腳行天宮,培養台灣「米粉文化」。

小米之家不是以銷售為主,而是服務與體驗,米粉可以在這裡聚會辦活動,認識社群朋友。台灣小米之家將展售電源耳機、手環都等商品,因為小米手機在台灣已經有很多通路,如小米官網、中華、遠傳與台灣之星等電信商與PChome電子商務平台,因此小米之家不展示小米手機。
台灣小米之家的店長由擁有143C賣場銷售經驗,並且經歷採購、店長、銷售員、區長、督導與展電等職位的陳慶宏擔任,目前已有10名員工,平均年紀在2627歲左右,員工薪資水準將高於台灣市場薪資,不強調3C科技產品銷售經驗,而要熟知小米文化與產品的「米粉」,對於推廣小米文化有強烈熱誠。

重點二:MIUI活躍用戶數突破一億人,串聯「智慧家庭」產品拉出差異化。

林斌強調小米是以手機為主,提供更多後端加值服務的公司,和其他廠牌的差異性是消費者拿到手機開始用了之後。尤其目前MIUI每天有一個億名使用者。
小米在年初推出了「智慧模組」、「中控APP」與「雲端服務」等解決方案。家電廠商只要把智慧模組裝在家電中,廠商就可以把傳統家電升級為智慧家電。此這個智慧模組相當低價,每組22元人民幣,未來還會降到10元人民幣。對小米智慧家庭商品設計來說,首重「使用者體驗」,第二個重點才是「性價比」。

重點三:上半年開始小米官網在「歐美」試運營,先銷售移動電源、耳機等產品而非手機。

林斌表示,小米的海外發展策略主要有三個。第一:優先選擇電商市場發展比較快的國家。第二,大市場國家,如印度與馬來西亞等。第三:運營商主導力比較弱的市場,印度,東南亞,巴西,俄羅斯與中東都是首選。而美國的運營商控制力很強,再補貼之後對於手機價格不敏感,因此美國很難感受小米的性價比。
在歐美的佈局策略。上半年開始小米官網將在歐美國家試運營,由於歐美地區對於倉儲、物流、客服與售後電商服務的服務要求很高,因此小米會先銷售移動電源、耳機等服務與售後成本比較低的小米產品,先藉此了解用戶需求並且建立小米售後系統。

重點四:2015預計銷售8000萬支手機,破1000億人民幣營收,歡迎「魅族」良性競爭。

小米手機僅有三年多歷史,去年售出600萬支手機,今年預計銷售8000萬支手機,預估破1000億人民幣營收。針對魅族等手機同業競爭。林斌表示,智慧手機市場足夠大,小米有足夠自信。「中國一年就有34億支手機,出了中國還有全球市場一年有10幾億支手機,因此我們不擔心魅族的良性競爭。」

重點五:「略談」專利佈局與聯發科合作關係。

不過針對小米在專利佈局的規劃,林斌沒有著墨太多。僅強調小米在三年內就已經走過了其他公司要十年以上才能達到的成長性,未來智財佈局會隨著小米公司規模擴大而成長,小米2013年有1300件專案,今年將會有2000多件專利申請。除了手機,智慧硬體與可穿戴式領域的專利也都很重視。與聯發科的未來合作關係,林斌表示路由器等產品還是採用聯發科晶片,未來還是會緊密合作。



騰訊 Garmin 小米 智慧家庭 撰文者:翁書婷 發表日期:2015/03/16 數位時代 
智慧家庭概念成形已久,但大多停留在紙上談兵階段,2015年終於站上重要轉折點,包括電信商、硬體廠與網路公司都意識到物聯網即將帶來的巨變,但消費端依舊沒有明顯的急迫性需求,因此現在的首要目標不只要站穩風口,還要製造東風,有了東風,有了大量的需求量,才會有更多的機會。
「只要站在風口上,豬都能飛。」這是出自小米科技創辦人雷軍口中一句很知名的話。但對物聯網廠商來說,「物聯網的風在哪裡呢?」中國知名創投經緯中國合夥人萬浩基就坦白地表示,「物聯網還沒有Ready,我對物聯網發展趨勢比較悲觀,我認為還需要5年的時間,才會到達爆發期。若以比例來看,目前經緯中國投資的10個團隊裡頭,只有一個是物聯網相關。創投的存在就是為了賺錢,現在還不能賺大錢,就不會投入太多在裡頭。」

(圖片來源:三星提供)

智慧家庭慢熱,廠商著急

萬浩基認為智慧家庭無法快速起飛的原因有兩個:一、現行支撐智慧家庭的硬體生態鏈根本不夠完整。對比軟體開發環境,三、五個人就可以組成一間軟體公司,然後利用亞馬遜AWS雲端服務、開源免費開發工具、模組來開發產品或服務,但三、五個人也可以開發智慧型手機嗎?二、物聯網產業的商業模式還沒有定調,硬體製造成本比軟體高太多了,現行鼓吹硬體免費的商業模式雖然盛行,但許多廠商只是經營小本生意,這並不會成就一家偉大的公司。
此外,沒有急切的需求也是一個問題。目前一般消費大眾對於智慧家庭的生活樣貌,其實還沒有太多想像,也沒有太多立即性需求。你在路上隨便找一個家庭主婦,你問她,現在的冰箱哪裡不好用呢?主婦可能覺得冰箱好不好用不重要,她只想遠庖廚。尤其在年工時超過2千個小時,排名在全球前5名的亞洲國家,智慧家庭實在距離一般人的生活太遙遠,遠得像是富豪家中向賓客炫耀的一種展示品罷了。
因此「創造需求」成為科技大廠催生智慧家庭市場成長的首要目標。為了解決現在的慢熱困境,科技大廠紛紛借東風,希望先有風,這樣才有機會站在風口上。
201412月,小米宣布斥資12.66億元人民幣,入股中國知名家電大廠美的集團,獲得1.29%的股份。「我們要在510年,讓所有的家電都變成智慧型設備。」雷軍在年初的小米手機Note發布大會上說。小米推出智慧模組、中控App與雲端服務解決方案,家電廠商只要把智慧模組裝在家電中,就可以將傳統家電升級為智慧家電。而這個智慧模組的價格相當便宜,每組只要22元人民幣,未來還會降到10元人民幣,相當於一杯咖啡的花費。現在已經有飛利浦等13家照明廠商決定採用小米的智慧模組。
此外,小米也提供智慧家庭的控制App,把所有的智慧家電操控整合在手機上。最後還為廠商提供小米雲與金山雲等雲端服務,進而解決智慧家電與傳統家電無法相通的問題。為了讓使用者更容易理解與體驗智慧家庭生活,雷軍還另外砸下6千萬元人民幣,在北京成立智慧家庭體驗館「愛空間」,並且標榜每平方公尺(0.36坪)699元人民幣、20天內可以完工。

科技大廠紛紛卡位,發展生態鏈

5年內我要投資100家智慧硬體公司。」雷軍手上的順為基金,也投資製造行動電源的紫米、空氣淨化器的智米公司與製造小米耳機的加一聯創,這些新創公司跟隨著小米物聯網生態鏈一起發展。
目前最受市場關注的是,專注穿戴式裝置才一年、估值就已超過3億美元的小米手環製造商華米。華米科技來自中國安徽,本來是一家專注於平板與智慧型手機研發的公司,在獲得小米與順為基金的A輪投資後,在2014年轉向穿戴式裝置發展。20147月底小米手環上市,售價只要79元人民幣,主要功能是記錄使用者的運動數據與監控使用者的睡眠狀況,這麼低廉的價格威脅著市面上所有的智慧型手環廠商。
小米手環短短半年內的出貨量已經突破100萬支,在台灣的銷售量也衝破10萬支。「用戶的參與,就是小米手環的核心價值所在,一款手環,如果沒有用戶的參與,是玩不起來的,也就沒有價值。」華米創辦人黃汪如是說。
除了手握智慧型手機的小米,騰訊也廣招合作夥伴衝刺智慧家庭領域,並且於2015年投入20億元人民幣,培養硬體合作夥伴,共同推動WeChat硬體開放平台,預計3年內要幫1千家公司實現網路化。除了介接WeChat硬體開放平台外,騰訊還將把智慧型設備都擬人化了,把這些設備當成一個個WeChat帳號,使用者只要打開WeChat就能和智慧家電溝通。舉例來說,騰訊相框的使用者,只要掃描QR Code就可以加入騰訊相框的公眾帳號,WeChat用戶就直接以這個帳號操縱相框,不再需要額外下載App,也沒有太複雜的物聯網設定,即可輕鬆進入物聯網世界。
台廠Garmin也與WeChat合作,在WeChat內開設「Garmin Club」官方帳號,隨時追蹤使用者的運動足跡與心跳,並且分享每項健身成就。未來還會有更多廠商依循這個模式與WeChat合作。
目前微信月活躍用戶數超過4.38億、QQ則是8.29億,兩者加起來的用戶數量已經破10億,對於缺乏用戶的智慧家庭硬體製造商來說,10億用戶的魅力非常大。騰訊缺乏智慧硬體,而智慧硬體廠商缺乏大量用戶,兩者合作共同創造生態圈,因此智慧家庭硬體製造商只要專注於硬體製造,後端的連網就交給騰訊的平台,這將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未來。

各大廠商智慧家庭布局

騰訊
1.2014
年宣布推出QQ物聯平台。
2.2014
年與豐唐物聯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發展智慧家庭物聯網業務。
三星
1.2014
年發布Smart Home
2.2014
年創立物聯網協議Thread
3.2014
年以2億美元收購智慧家居廠商SmartThings
4.2014
年開放Smart Home平台,面向開發者開放SDK開發工具。
小米
1.2012
年小米盒子上市。
2.2013
年智慧電視與路由器上市。
3.2014
年投資智慧裝置公司華米,同年小米手環上市。
4.2014
年投資O2O銷售平台。
5.2014
年小蟻智能攝像機、智慧插座、智慧電燈泡上市。
6.2014
年投資美的集團。
蘋果
1.2014
年收購耳機廠商Beats
2.
2014開發者大會上,宣布進軍智慧家庭市場,發表全新HomeKit智慧家庭平台,未來可整合各種智慧家庭App
資料來源:2014中國智能家庭調查報告



中華電信 台灣大哥大 遠傳 大數據 台灣通訊學會 撰文者:曾靉 發表日期:2015/03/13 數位時代 
電信與媒體市調公司 Informa Telecoms & Media曾在2013年發佈調查,顯示全球約120 家電信營運商當中,約有48%的營運商都在實施大數據業務。而隨著去年台灣4G開台,目前台灣電信商也正加速大數據策略佈局。台灣通訊學會今日舉辦「電信與媒體對大數據的應用」研討會,邀集中華電信資訊處副總經理林榮賜、台灣大哥大技術長揭朝華、遠傳電信執行副總洪小玲,談論各自在大數據應用的著墨之處。

一、中華電掌握行動數據,描繪客戶群像

中華電信資訊處副總經理林榮賜表示,全球電信業都迎向Big Data潮流,傳統的數據分析思維也跟著改變,從以往的「由問題找資料」,轉為「從資料找問題」,廠商都各自發掘其中可利用的價值。
林榮賜說明,目前中華電信主要的幾項大數據應用,包括分析潛在客群、推薦產品;展店選址、客群分析;網路建設規劃、品質提升;智慧影像檢索;及與政府公部門合作的平台與顧問服務。
對電信營運商來說,「大數據不只是了解過去,而是看未來趨勢」,林榮賜認為,現在電信業者已走入網路端,和網路服務有極大連結,大家都在思考業務創新的方向。「相較於其他行業,對電信業者而言,掌握用戶行動位置的資訊是優勢。」他舉例,數據資訊可以應用在拓展門市、行動基地台選址時,藉由分析各個地點的人潮流量,來找到客戶群像。

二、台哥大以個別用戶為主體,達成客訴智能化

台灣大哥大資深副總經理暨技術長揭朝華認為,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加速新一代行動寬頻網路建設,行動數據用戶、用量也正急劇增加。而電信業者之所以需要大數據,是因為當行動通信服務,已從以往的語音服務轉成數據服務,用戶的應用行為多變,電信商的服務指標也會開始轉變,轉成以個別用戶為主體的服務指標。
揭朝華舉例,近來企業接收過幾起客訴案件,反應的不是自家網路架構,而是APP Server端、路由器的問題,代表過去的網路平均指標已不再適用,而面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大數據分析的協助。他說明,電信業者需建置CEMCustomer Experience Management)系統,作為網路品質改善的依據,應用CEM系統掌握客戶需求。
揭朝華表示,目前台哥大在Big Data的客訴處理應用,是分析用戶的使用行為,包括設備效能、收訊品質、連線狀態及離線原因、客訴情況描述等,再往上送到CEM系統,進行客戶分群建立群像,透過數據搜集,達成客訴智能化的分析能力。揭朝華說明,以往要花很多時間處理的客訴問題,透過大數據分析都能有系統的解決。「大數據不管是在IT、業務行銷,都是很重要的一環。」

三、大數據,協助遠傳切進新領域

網路、行銷產業出身的遠傳執行副總經理洪小玲則表示,電信業者在大數據潮流下的佈局,應該結合網路產業有新的應用,「行動業者共同服務客戶,才能把數據應用的更好」。她認為,現在是行動數據的世界,人人都在滑手機、且時機越來越多,過去PC曾講求個人化,如今行動端也應加強個人化。
洪小玲說明,電信公司其實過去就擁有很多數據,知道很多消費者的興趣,藉此推播很多商家的訊息給消費者,但在行動數據時代,則要結合「行動」、「時間」兩項因素,才能抓住過往沒有的機會。
例如,遠傳便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子公司時間軸(Hiiir)推出行動娛樂服務平台friDay App助手,與國內外開發者合作提供App下載服務,並計劃未來提供影音、行動支付服務。洪小玲說,遠傳加入開發商、內容商的行列,就是意圖要結合多人力量,把內容服務做到最好,掌握網路佈建、電商平台、用戶體驗,形成三方皆贏的模式。「因為這是一個消費者主導的世代,對他們來說,好的資訊是寶藏,差的資訊是垃圾,我們要運用data給消費者好的資訊。」



解密物聯網趨勢與商機

20150315 04:10 馮明惠 中時
智慧家電管理系統的人性化介面,點開平板,用電、溫濕度等各式資訊一目瞭然。圖/資策會提供
物聯網不再只是把物與物相互連接起來而已,感測器和雲計算的普及,讓企業有能力獲取到幾乎無限的資料,這才是物聯網的最大優勢。未來一年,成功企業將要面對的挑戰是,如何利用這些資料來獲取關鍵洞察、改善客戶服務、縮短產品上市週期、在產品和服務中實現創新,並最終通過開創新的商業模式和收益流實現自身的業務轉型。
隨著全球行動與寬頻網路的滲透率越來越高,無論是好友即時訊息、社群分享、導航找目的地、上網找尋答案、收發郵件、影音觀看、打卡已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使用者的新需求也不斷被激發,更多創新應用構想因應而生,拜晶片密度愈來愈高及低耗電科技之賜,近來穿戴式產品例如Apple Watch、華碩ZenWatch、小米手環、三星Gear等快速崛起,這類產品因耗電考量或記憶體容量侷限,單獨使用功能有限,共同解決對策,就是建立後端聯網服務系統,支援用戶端裝置,提供更多加值應用與功能。
物聯網正逐步改變生活
物聯網已不再只是口號,而是逐漸在我們身邊出現,我們或許沒有特別留意,但物聯網正在逐步改變我們的生活。物聯網所需的用戶端裝置,是我國產業強項,雖然低階產品面對新興國家競爭,但整體來說,技術密集與輕薄短小之資通訊產品,我國產業還是具有競爭優勢,但也不能忽視新興國家正逐步追趕中,我國產業必須調整研發資源比重,逐步增加後端聯網服務系統之技術與應用發展。
物聯網創新應用整合服務,被視為是推動ICT產業下一波成長的關鍵核心。智慧聯網(IoT)提供使用者在多樣化的智慧終端上採用即時化的智慧服務(Everything is connected),據市場報告分析,2017年台灣IoT市場規模將增長到2.9億美金,全球IoT產值預計2016年突破6千億美元,2020年全球將有超過300億台連網裝置,穿戴式裝置蓬勃發展,將以零售、醫療、建築等垂直市場應用先行,預計先與智慧行動裝置以共生型態出現。因此,運用多元化的終端感測裝置,結合環境感測、人身感測技術,透過RFIDNFCZigBee等短距無線及有線網路蒐集資訊,建立無所不在的互聯環境,從「感知、網路、應用」三大層面推動智慧化、自動化的生活環境設計,將帶動智慧家庭、智慧低碳、智慧商務、智慧電網、智慧交通等各種創新應用整合服務,是ICT產業下一波成長的關鍵核心。
物聯網加上大數據,
建立產業的數位落差
物聯網看來創造許多商機,但從我國產業角度也不是沒有隱憂,物聯網核心價值在後端連網服務系統,此系統,不只是提供用戶端裝置加值應用與更多功能,也因持續收集資訊累計龐大資料庫,透過大數據分析技術,能帶來更精準服務應用,或更智慧判斷決策。物聯網加上大數據,正逐步建立產業的數位落差,掌握後端服務資料庫,等於掌握用戶端需求與行為,也成為未來市場主導者。
然而,由於我國目前產業結構以各類型中小企業為主,在物聯網資訊匯集端存在許多異質網路整合問題,亟需發展異質聯網資訊匯集器共通化通訊架構,設計感測網路通訊技術與感測元件通訊橋接介面。透過共通化感測資料收集平台,以標準通訊協議及資料交換格式,利用聯網資訊匯集器(IoT Aggregator),整合不同的網路通訊技術,匯集各種感測器資料傳送至後端服務平台;在服務平台端缺乏快速建立創新應用的營運平台,迫切需要發展資訊分析、服務註冊、智慧化服務檢索、服務計費與金流等技術。
我國產業以中小企業居多,即使是大企業,代工與硬體製造是主要業務來源,與國際廠商相較,後端服務系統不是我國強項,要建立及維運,有國際競爭力之物聯網後端服務系統,需要投入非常多資源,長時間持續進行研發與創新,不管是作業平台,還是人才資源,都有待協助。
我國在物聯網應用具有創新能力者,幾乎都是新創公司,雖有點子與構想,但要實踐不易,不是資金有限,難以長期支撐,或是人數較少,涵蓋的專業領域不夠,無法完整實現原有構想。資策會針對此問題,提出物聯網應用之異質網路服務平台,此平台要克服兩個挑戰,一是如何協助有創意有理念的創業者,能在有限時間內建構完整物聯網服務,並能持續維運。二是如何協助物聯網設備製造商,能與前述物聯網服務結合,開拓自主品牌市場,提高產品主導權與物聯網資料庫掌握。
二十多年來我國資訊產業發展,從OEMODM,再提昇到目前的提供全球供應鏈運籌管理服務。然而在整體產業的價值鏈中,「製造裝配」的獲利空間已大幅被壓縮,產業要永續經營,就必須往附加價值高的創新性產品與完整系統解決方案這兩端發展。面對新的技術趨勢,諸如智慧聯網、巨量資料(Big Data)分析與應用、雲端運算(Cloud Computing)等新的經濟模式、新的應用主流也將隨之而生,如何提供大規模、具共通性的能源資訊服務平台,發展新興智慧聯網服務的重要基礎建設,也必將成為我國資訊產業發展的重要課題。



NCC:亞太與台灣大不是漫遊

對於亞太與國碁合併案,石世豪表示,台灣大與亞這麼大的合作事項,在合併計畫一字都沒寫,上次已經程序駁回。張為竣攝
2015031609:36  蘋果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主委石世豪表示,亞太電信與台灣大哥大的漫遊協議「不是一般了解的漫遊」,會在聽證會後通案處理;另NCC年初程序駁回亞太與國碁合併申請,目前也還沒重新送件。
 
石世豪上午至立法院交通委員會進行業務概況報告,石會前受訪指出,亞太與台灣大實際網路、訊務安排跟一般漫遊差很多,是透過台灣大3G網路進行語音信號傳輸(Circuit Switched Fallback),不是一般了解的漫遊,各業者對此都有很明確的意見,會補充資料給NCCNCC將於聽證會後處理。
 
對於亞太與國碁合併案,石世豪表示,台灣大與亞這麼大的合作事項,在合併計畫一字都沒寫,上次已經程序駁回,業者說會很慎重的整理並重新送件,但目前還沒有下一步進度。(張為竣/台北報導)



《監院調查》中客擅入機房 中華電信管制鬆散

2015-03-16 自由
〔記者羅添斌、邱燕玲/台北報導〕中國人士吳昕去年十月違反法令擅入中華電信台北營運處南四機房,還拍照po網炫耀自稱是「第一個進入台灣軍事重地的中國人」,引發各界關切及國安疑慮。根據監院上週完成的調查報告指出,中華電信管制鬆散,這起事件是員工私帶中國人士進入機房,但可笑的是,「進入機房重地竟然未辦訪客登記手續,駐衛保全也未攔查盤問」,中華電信高層渾然不知,更是等到被國安局通報後,才驚覺事情大條了。
·            

中國人在台從事非法活動查獲案件統計。(資料來源:移民署)
·            
去年十月中國人士吳昕違反法令擅入中華電信台北營運處南四機房,還拍照po網炫耀自稱是「第一個進入台灣軍事重地的中國人」,引發國安疑慮。(資料照,記者羅沛德攝)

國安局通報 高層才知事情大條

調查報告指出,中華電信因為此案,被NCC開罰二百五十萬元;在失職人員查處上,違規私帶中國人士吳昕進入機房的王姓員工,處一大過降調一級,並調離原工作場所;直屬主管股長、主任平時未落實機房管理,予以連帶懲處,分別核定「申誡二次」、「申誡一次」處分;台北營運處工務督導副總經理,因督導不周,核予「申誡一次」處分。
民進黨立委管碧玲認為,NCC對中華電信開罰二百五十萬元太輕,但重點不只於此,此案影響國安重大,監察院應糾正NCC,檢調也應介入調查,追究當時帶中國人士進入機房時,是否有更進一步洩密的勾結行為。
民進黨立委蔡其昌也說,中華電信在此案中毫無警覺,國安意識薄弱,管理鬆散,NCC應加強各電信業的機房查察,嚴禁再發生類似國安事件,若再發生,應納入電信證照的申請許可條件內,不讓其獲得證照。

立委促調查 是否有勾結洩密行為

監委劉德勳調查指出,吳昕是在去年十月十四日入境台灣,十月廿三日出境。吳昕在台期間,十月廿一日由中華電信王姓員工帶入南四機房參觀及拍照。吳昕在返回中國後,將照片上傳於中方網站「微信」,自稱所拍影像為我國陸軍司令部通信指揮中心,為台灣「特級保密部門」和「最重要的神經中樞」,並稱是「第一個進入台灣軍事重地的中國人」。
調查報告指出,王姓員工私帶吳昕進入機房,中華電信門禁管制相當鬆散,「進入機房重地竟然未辦訪客登記手續,駐衛保全也未攔查盤問」;事件發生在廿一日,但中華電信高層都毫無所知,直到國安局在十一月六日經由「情蒐管道」發現,並向中華電信通知確認,中華電信才採取一連串的查處行動,中華電信董事長在十一月七日才向交通部長報告。
國安局向監委指出,此案迄今尚無發現吳昕涉及情報工作之具體事證。未來仍將循線注蒐有關事項,若經查證案內吳昕確有從事與來台目的不符的活動,國安局將提供主管機關(移民署)議處(管制入境或遇案嚴審);若有竊密情事,則依相關法令偵辦。



台灣之星花落誰家 下月見分曉


台灣之星花落誰家市場都在看,娶親對象各具實力,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首度鬆口,最快將於1個月內拍板決定。(圖/資料照)
記者高振誠/台北報導 東森
台灣之星花落誰家?市場都在看!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昨(13)日終於鬆口透露,答案將於1個月內揭曉。根據之前市場盛傳有意買家,包括鴻海、遠傳、中華電以及日本電信公司,截至目前為止,首輪以遠傳的出價最高,至於尚未進行的第2輪競價,市場先前也傳出遠傳將採現金加上換股方式,進行併購台灣之星計劃,且併購價約落在180億元上下。
對於市場傳言,遠傳董事長徐旭東於強調,有很多組人馬對爭取台灣之星有興趣,不過對遠傳來說,還是會以社會觀感以及價格做為最主要考量。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之前對於台灣之星出售案,曾經多次對外表示,沒有這回事或完全不清楚,不過昨日他終於鬆口透露,將於1個月內確定拍板,因此,台灣之星最終將花落誰家,近期就會有答案。
賴弦五強調,台灣之星目前營運重心仍在4G網路建設,以及衝刺4G用戶數成長,至於出售案的決定權,將會由大股東進行最後決定,對外他只能透露,這件事最慢將會在1個月之內有結果。



增購穿戴裝置 電信業首重照護

工商時報  2015-03-16 05:52  (5小時前)
4G電信業者一致認為,今年可視為穿戴裝置的採購元年,往年,電信公司的採購大宗,大都落在手機平板電腦,今年將新增穿戴終端,並以手錶、手環等結合健康照護的產品為主。不過,各家電信公司今年開出的採購量,都低於平板電腦電信三雄指出,每一家頂多10多萬台。
中華電信行動通信分公司總經理林國豐日前表示,今年電信公司在穿戴裝置的採購量,仍無法超過平板電腦;過去幾年,中華電信平板的採購量約20多萬台。
台灣之星總經理賴弦五也對今年整體穿戴市場、保守看待,他認為,如果電信公司補貼不大,穿戴裝置銷量也很難有大突破。
遠傳電信也認為,今年在平板電腦的採購量約20多萬台,穿戴裝置採購量低於平板;該公司未來亦確定開賣AppleWatch,只是開賣時程尚未確定。
遠傳對於各種穿戴產品都有相當大的興趣,目前前市場最普及的穿戴式手環價格、約落在4,000元上下。
至於穿戴裝置首波應用,遠傳認為,仍集中在監測心跳、以及與健康照護相關的行動加值服務應用居多,可望成為帶動電信公司行動加值服務營收成長的重要動能。
林國豐強調,本土品牌穿戴裝置不輸國際品牌,他大力讚賞華碩ZenWatch手錶功能相對其它品牌強,未來宏達電推出穿戴手環或手錶時,中華電信也會考慮採購銷售
他強調,電信公司引進穿戴裝置,大都為了拉抬行動加值服務營收,未來,穿戴裝置將進一步帶動物聯網及車聯網等產業蓬勃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